1. 数据洪流时代的必然选择:光子芯片成为数据中心互联新引擎
随着人工智能、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应用的爆炸式增长,全球数据中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带宽压力和功耗挑战。传统的基于电信号的铜缆连接方式,在传输速率和能效比上逐渐显露出其物理极限。在此背景下,光子芯片以其超高带宽、超低延迟和极低功耗的天然优势,被公认为是突破数据中心互联瓶颈的关键技术。市场对高性能光子集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,这也为相关创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。
2. OpenLight完成3400万美元A轮融资,加速光子芯片商业化进程
在这一行业背景下,专注于定制光子芯片的创新企业OpenLight近日宣布完成了3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,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本轮融资由Xora Innovation和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联合领投,同时吸引了包括Mayfield、HPE旗下Juniper Networks、Lam Research企业风投部门Lam Capital、New Legacy Ventures以及K2 Access等多家知名机构的共同参与。如此强大的投资方阵容,不仅为OpenLight注入了资金,更凸显了其技术路径在半导体和光子学领域的认可度。
表:OpenLight本轮A轮融资主要投资方概览
投资方 | 类型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Xora Innovation | 风险投资 | 共同领投 |
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 | 风险投资 | 共同领投 |
Mayfield | 风险投资 | 参投 |
Juniper Networks(HPE旗下) | 战略投资/产业资本 | 参投,OpenLight前母公司 |
Lam Capital(Lam Research) | 企业风险投资 | 参投 |
New Legacy Ventures | 风险投资 | 参投 |
K2 Access | 风险投资 | 参投 |
3. OpenLight的核心竞争力:PASIC芯片与异质集成技术
OpenLight的核心技术在于其光子应用特定集成电路(Photonic Application-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, PASIC)芯片的设计与制造能力,以及磷化铟(InP)与硅光子(Silicon Photonics)的异质集成技术。PASIC被业界誉为“光子领域的ASIC”,旨在为高带宽场景提供高效的光电集成解决方案。
OpenLight独有的工艺设计套件(PDK)整合了美国代工厂Tower Semiconductor的硅光子产线,能够在CMOS晶圆上直接集成磷化铟(InP)激光器。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业界的激光器“最后一毫米”集成难题,即如何将高性能的III-V族激光器与成熟的硅光子平台高效、低成本地结合。相较于传统的混合集成方案,OpenLight的单片异质集成技术能够将封装复杂度降低达60%,光耦合损耗控制在1dB以下,并支持8英寸晶圆的量产,这为其产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通过自研的PDK,OpenLight为客户提供了覆盖集成激光器、调制器、放大器和探测器等多种光学组件的丰富库,这些组件可在单芯片上实现高度集成。这不仅提升了芯片的性能和能效,还显著降低了下游客户的开发门槛,加速了创新产品的落地周期。
4. 开放与合作:OpenLight的商业模式创新
OpenLight采用了独特的开放代工(open foundry)模式,将其核心的组件库和PDK技术授权给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代工厂,如Tower Semiconductor和GlobalFoundries。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,它能够充分利用成熟的半导体制造产能,推动光子集成技术在更广泛产业链中的落地与规模化生产。
对于客户而言,OpenLight的开放PDK和参考设计使得光子集成电路(PIC)的开发周期从传统的18个月大幅压缩至6个月,显著降低了客户的流片成本和研发风险。这种商业模式不仅有利于OpenLight快速扩展其市场影响力,也为整个硅光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生态支撑。Xora Innovation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Phil Inagaki就曾指出:“OpenLight的PDK平台为行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。”
5. 融资助力市场扩张:瞄准1.6Tb/s与3.2Tb/s高带宽需求
OpenLight首席执行官Adam Carter博士表示,新一轮融资将助力公司扩大运营规模,深化研发投入,并加速突破性产品的市场化进程。具体而言,公司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扩展其光子组件库,并加快推出1.6Tb/s和3.2Tb/s标准化参考光子集成电路(PIC)。
这些高带宽的PIC芯片直接瞄准了当前数据中心对高带宽、低延迟互联的迫切需求。根据LightCounting 2023年市场报告,预计到2025年,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美元,其中共封装光学(CPO)技术的占比将超过30%,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2%。OpenLight的产品规划与这一市场趋势高度契合。
在HPE的Aruba CX 10000系列交换机测试中,OpenLight的400G PASIC芯片已展现出优异性能:板间互连延迟降至2ns(较传统SerDes降低80%),功耗仅为7.8pJ/bit。未来,OpenLight计划整合微环谐振器实现波长可调,以支持AI训练集群的动态光拓扑重构,进一步满足AI时代的复杂互联需求。
6. 硅光子赛道竞争加剧:OpenLight的差异化优势
当前,硅光子芯片市场已吸引了众多玩家,竞争日趋激烈。主要竞争者包括:
- Intel:凭借其IDM模式,在封装集成方面具有优势,已量产100G CWDM4等芯片。
- Ranovus:专注于量子点激光器技术,并与AMD合作开发共封装光学方案。
相较于这些竞争对手,OpenLight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领先的III-V族(InP)与硅光子的异质集成技术,以及开放的PDK和代工合作模式。它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够提供商用级集成激光器PDK的厂商,这使得客户能够便捷地设计出包含光源的完整PIC解决方案。其技术壁垒在于III-V族材料与硅波导的低损耗耦合,OpenLight通过先进的晶圆键合工艺实现了小于0.5μm的对准精度,从而保证了器件的高性能和可靠性。
7. 技术传承与未来展望:从Aurrion到重塑数据传输未来
OpenLight的技术根基可追溯至2008年创立的Aurrion——一家由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孵化的高科技企业。Aurrion于2016年被网络设备巨头Juniper Networks收购,随后在2022年以OpenLight之名重组,并获得Juniper与Synopsys等战略投资。这一技术传承使得OpenLight在光子集成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布局。
展望未来,OpenLight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市场上最灵活、最前沿的光子组件设计库,助力其在AI、云计算等高增长领域取得领先。公司的1.6Tb/s和3.2Tb/s标准化参考PIC产品,将直接对标Nvidia GH200等新一代AI芯片对超高带宽光互连的需求,有望重塑AI数据中心光模块的供应链格局。
随着AI算力需求的持续攀升,数据中心互联已成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升级的核心战场。OpenLight通过PASIC和异质集成技术,为行业提供了突破传统电互联瓶颈的新路径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此次融资将加速OpenLight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,推动数据中心互联迈向更高带宽、更低功耗、更低成本的光子时代。
参考链接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