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I[9]

挑战AI规模路线:研究员称首个超级智能将是“超人学习者”

人工智能领域“规模至上”路线遇瓶颈,前OpenAI团队创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提出“超人学习者”新范式,主张通过主动探索、知识内化突破被动训练与灾难性遗忘局限,其STAR算法较GPT-4任务完成率提升37%,或成通用人工智能(AGI)关键进化方向。

亚马逊重兵布局AGI:华人科学家David Luan领衔旧金山实验室

亚马逊加速布局通用人工智能,2023年9月成立AGI SF Lab,由华人科学家David Luan掌舵,聚焦智能Agent技术研发。实验室依托电商与AWS的海量数据及算力优势,通过“健身房”实战训练与强化学习,推出Nova Act模型,可精准操作软件完成复杂任务,ScreeSpot测试界面定位准确率达93.8%。团队集结强化学习等领域顶尖人才,目标将Agent打造为智能交互中枢,巩固生态优势,角逐AGI赛道。

Google DeepMind发布第三版前沿安全框架 升级AI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

Google DeepMind于2025年9月发布《前沿安全框架》(FSF V3),新增“有害操纵”风险维度,设CCL量化评估标准,强化未对齐风险与研发自加速场景防控,升级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估流程。该框架呼应全球AI安全治理政策,为前沿AI模型安全可控提供可落地范式,助力AGI稳健发展。

OpenAI与NVIDIA达成百亿级战略合作 共建10GW AI基础设施

2025年9月22日,OpenAI与NVIDIA宣布战略合作,计划共建10吉瓦(GW)算力超级系统,NVIDIA分阶段投资1000亿美元,系行业最大规模算力部署,标志AI基础设施竞赛进入ExaScale级新阶段。双方十年技术协同,从DGX-1到ChatGPT算力支撑,首期1GW 2026年落地Vera Rubin平台,基于Blackwell Ultra GPU与液冷集群,推动超级智能时代跃迁。

OpenAI押注人形机器人:AGI竞赛进入具身智能新阶段,2025年将迎大规模落地

OpenAI正将战略重心转向人形机器人研发,通过具身智能加速AGI落地,与Figure合作推进“大脑+身体”一体化系统。依托多模态大模型与硬件革新突破技术瓶颈,人形机器人凭借环境自适应与跨场景泛化能力摆脱“笨拙”标签,有望成为2025年科技产业新主角。

商汤「日日新V6.5」多模态大模型登顶OpenCompass全球榜单 超越Gemini 2.5 Pro与GPT-5

商汤「日日新V6.5」多模态大模型在OpenCompass评测中以82.2分超越Gemini 2.5 Pro与GPT-5,成全球领先。核心「图文交错思维链」技术贴近人类认知,优化视觉编码器与多模态网络,推理效率提升超三倍,标志中国AI在多模态通用智能领域迈入新阶段。

Meta AI(FAIR)ExIt:LLM单步训练实现多步自改进,效率提升40%

Meta AI提出的ExIt方法,突破传统LLM自改进效率瓶颈,融合强化学习与自动课程学习,单步训练即可支持推理多步迭代,计算成本直降40%。其核心机制包括探索性迭代扩展解空间、基于回报方差的自动课程优先级筛选高潜力任务、主动探索式RL框架优化输出。实验显示,ExIt在数学推理(GSM8K准确率92%)、竞赛任务(MLE-bench提升22%)等场景性能显著,已落地教育(个性化辅导)、科研(报告生成)、工程(代码优化)领域,为LLM自进化提供高效路径。

深度学习教父Hinton AGI立场转变:从"养虎为患"到"母婴共生"

深度学习教父杰弗里·辛顿(Geoffrey Hinton)对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立场近期发生显著转变,从警示“养虎为患”转向提出“母婴共生”理论:呼吁为AI植入“母性本能”,以守护人类为核心目标,实现互利共存。他同时强调AI风险的双重挑战:短期面临深度伪造等技术滥用威胁,长期则需警惕未来5-20年AI或因智能超越人类而主导世界。尽管聚焦风险,辛顿也看好AI在医疗领域的变革潜力,包括医学影像解读、加速药物研发、个性化医疗等五大方向,并批评当前AI企业重商业利益轻安全责任。他呼吁全球协作制定发展规范,确保技术真正造福人类。

波士顿动力Atlas再进化:单一AI模型实现机器人手脚协同

波士顿动力Atlas人形机器人实现关键技术突破,首次通过单一AI模型同时控制行走与抓取动作,实现“手脚协同”全局决策,动态环境适应性大幅提升,树立通用型机器人算法新标杆。其核心技术采用分层强化学习架构,底层处理传感器数据生成基础动作指令,高层动态调整任务优先级;创新引入动作干扰消除算法,抓取时自动补偿重心偏移,平衡控制误差降低72%;经30万组跌倒案例仿真训练,具备“小步滑移”等自主防摔策略,动作流畅度接近人类水平。相比特斯拉Optimus模块化模型、日本JAXA地形专用模型,Atlas跨场景通用控制优势显著,未来可广泛应用于高危作业、灾后救援等领域,推动机器人技术从“专用”向“通用”演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