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甲骨文Q1财报后股价暴涨27%:RPO数据成最大亮点
9月9日,甲骨文(Oracle)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后,市场给出了强烈反应——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直接飙升27%,一度刷新历史纪录。这一涨幅远超市场预期,而推动股价的核心并非略低于预期的营收(149.3亿美元,同比增长12%),而是一组更具前瞻性的数据:剩余履约义务(RPO)同比暴增359%,达到4550亿美元。截至2025年,甲骨文年内股价累计涨幅已达45%,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11%的同期表现。
从财务数据看,本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.47美元,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.48美元,但市场显然更关注“未来收入的确定性”。RPO作为已签约但尚未确认的收入总和,其规模相当于甲骨文过去25年营收的总和(按年营收约180亿美元计算),这一数据让投资者对公司长期增长充满信心。
2. RPO激增359%至4550亿美元的背后:合同结构与市场意义
4550亿美元的RPO究竟意味着什么?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指出,甲骨文当前RPO与年营收的比值已达25倍,远超行业平均的5-8倍,“这相当于提前锁定了未来4年的收入增长”。拆解来看,这部分巨额合同包含两大核心构成:
一是新签大额订单的爆发。本季度甲骨文签署了12笔价值超10亿美元的合同,其中4笔直接来自AI云服务。例如,某欧洲政府签订的“国家级别AI基础设施项目”,涉及安全数据管理与AI模型部署,合同期限长达10年。
二是现有客户的长期续约。Bernstein研究显示,甲骨文云服务合同平均期限已从3年前的3-5年延长至8年,“企业客户愿意为AI算力锁定长期合作,反映出对OCI(甲骨文云基础设施)性能的认可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4550亿美元RPO中,78%来自云服务合约(约3550亿美元),其中AI相关服务占比高达64%,这意味着未来增长将深度绑定AI赛道。
不过市场也需关注潜在风险:财报电话会透露,部分合同包含“可选择终止”条款,实际履约率需持续跟踪。但总体而言,RPO的激增已成为甲骨文从“传统数据库厂商”向“AI云服务商”转型的最佳证明。
3. 云业务55%增速领跑:OCI如何借AI合作抢占市场
支撑RPO增长的核心引擎,正是甲骨文云基础设施(OCI)业务的高速扩张。本季度OCI营收达33亿美元,同比增长55%,增速较上一财季的52%进一步提升。这一表现背后,两大合作起到了关键作用:
与OpenAI的深度技术整合。根据双方合作声明,GPT-5模型将被集成至甲骨文自治数据库(Autonomous Database),企业客户可直接在自有数据上调用AI模型进行分析,无需将敏感数据上传至第三方平台。例如,零售企业可利用GPT-5分析客户消费数据,生成个性化推荐,同时确保数据不出本地数据库。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·埃里森直言:“这解决了企业AI落地的最大痛点——数据主权。”
与Google的生态互补。Google选择将其数据库服务部署在OCI上,而非自家GCP(Google Cloud Platform),这一决策突显了OCI在高性能负载场景的优势。Synergy Research数据显示,OCI在AI算力细分领域增速达82%,位列全球第一,这与其对英伟达H100 GPU的深度访问能力密不可分——甲骨文通过与英伟达的合作,确保了客户在AI训练时的算力供给稳定性。
从行业格局看,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仍由AWS(31%)、Azure(24%)、GCP(11%)主导,OCI以5.2%的份额位列第四。但在AI算力领域,OCI正凭借“数据库+AI模型+算力”的组合拳,从头部厂商手中抢占企业客户。
4. 轻资产策略下的竞争优势:甲骨文的差异化路径
在云厂商普遍加码重资产建设时,甲骨文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。本季度公司宣布2026财年资本支出将达35亿美元,同比增长65%,但CEO萨弗拉·卡茨强调仍坚持“资产相当轻”(asset-pretty-light)策略。这一策略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两方面:
一是资本效率更高。甲骨文每1美元资本支出可产生4.3美元云收入,而AWS这一比例仅为2.1美元。秘诀在于其数据中心模式:通过租用而非自建机房,同时提升单机柜算力密度(OCI单机柜可部署更多GPU),实现“用更少资产撬动更大收入”。
二是灵活性更强。相较于AWS、Azure动辄数千个数据中心的规模,甲骨文仅在全球25个区域布局数据中心,但通过“边缘计算节点+合作伙伴机房”的模式,覆盖了90%的企业客户需求。这种“小而精”的布局,让其能快速响应AI客户对算力位置的个性化需求(例如靠近数据源头部署GPU集群)。
5. 未来增长展望:从Q1数据看甲骨文的AI战略落地
基于Q1表现,甲骨文对未来四年云基础设施营收给出了激进预测:2026财年180亿美元(同比增77%)、2027财年320亿美元、2028财年730亿美元、2029财年1140亿美元,远超分析师此前对2029财年1080亿美元的预期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两大动作值得关注:
一是“Oracle AI Database”的推出。埃里森宣布,10月将上线的这项服务,允许客户在自有数据上运行OpenAI等第三方AI模型,“企业不需要把数据给我们,也不需要给OpenAI,就能用AI分析数据”。这一“数据不动模型动”的模式,有望成为OCI吸引大客户的杀手锏。
二是GPU资源的持续扩充。甲骨文已与英伟达签订“长期GPU采购协议”,确保H100等高端芯片的稳定供给。目前OCI已成为全球第三大AI算力供应商,“我们直接与各国元首和企业CEO对话,因为AI的重要性已提升至国家和企业最高层”,埃里森的这句话,或许正是甲骨文在AI时代野心的最佳注脚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