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AI大模型的参数规模突破万亿、应用场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,算力已成为制约技术突破的核心瓶颈。近期,OpenAI、Oracle与软银联合宣布,Stargate AI基础设施计划新增五大数据中心站点,总规划算力容量达近7吉瓦(GW),未来三年投资超4000亿美元。这一动作不仅让2025年底实现5000亿美元投资、10吉瓦算力的目标提前落地,更标志着全球AI算力竞赛进入“吉瓦级”新阶段。
image-Mvqe.png

1. Stargate计划:从白宫承诺到全球算力枢纽

1.1 三方联手的“AI基建梦”

Stargate计划并非偶然。2025年1月,这一项目在白宫首次亮相时,便以“5000亿美元投资、10吉瓦算力”的宏伟目标震惊行业——要知道,20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总算力规模仅约35吉瓦,Stargate一己之力便计划占据近三分之一。其核心逻辑在于:OpenAI作为算力需求方,提供AI模型训练与推理的场景驱动;Oracle以OCI(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)为核心,提供可扩展的云基础设施;软银则凭借数据中心设计与能源管理经验,解决大规模算力的落地难题

1.2 从300份提案到五大核心站点

为筛选最优落地位置,三方从今年1月启动全国性遴选,最终从30多个州的300余份提案中敲定首批五大站点。这些站点并非随机分布:德州阿比林已作为Oracle旗舰园区投入运营,俄亥俄州洛兹敦与德州米拉姆县由软银主导建设,另有两处未披露站点由Oracle与软银联合推进。这一布局既考虑能源供应稳定性(如德州的电力资源),也兼顾区域经济协同(如俄亥俄州的制造业转型需求)。

2. 站点布局与技术支撑:算力背后的“硬实力”

2.1 五大站点:分工明确的算力网络

Stargate的每个站点都承担着独特角色,共同构成覆盖美国的分布式算力网络:

站点位置 主导方 规划容量 投运时间 核心技术支撑
德州阿比林 Oracle 旗舰园区 已运营 OCI云平台、NVIDIA GB200 AI机架
俄亥俄州洛兹敦 软银 可扩展至1.5GW 2026年 软银高密数据中心设计、模块化建设
德州米拉姆县 软银(SB Energy) 可扩展至1.5GW 2026年 快速部署能源基础设施、可再生能源整合
未披露站点(两处) Oracle/软银 规划中 规划中 多方协同技术方案

2.2 Oracle OCI:AI训练的“超级引擎”

作为Stargate的核心基础设施提供者,Oracle的OCI平台并非普通云服务。其专为大规模AI负载优化,支持裸金属服务器与GPU集群的无缝协同,可直接对接OpenAI的模型训练需求。目前,德州阿比林旗舰园区已部署NVIDIA GB200机架——这款基于Grace Hopper Superchip架构的AI芯片,通过NVLink-C2C技术实现CPU与GPU的高速互联,单节点算力较上一代提升3倍,是当前大模型训练的“顶配装备”。

Tips:NVIDIA GB200为何成为AI算力“顶流”?
Grace Hopper Superchip架构将72核ARM CPU与H100 GPU集成,通过512GB HBM3e内存与每秒900GB的NVLink-C2C带宽,解决传统CPU-GPU数据传输瓶颈。这意味着训练千亿参数模型的时间可缩短50%以上,成为Stargate实现“高效算力”的关键。

2.3 软银:能源与设计的“创新密码”

软银在项目中承担着“落地执行者”角色。其俄亥俄州洛兹敦站点采用“高算力密度”设计,单机柜功率达50kW(传统数据中心仅10-20kW),可在有限空间内部署更多GPU;德州米拉姆县项目则联合SB Energy,优先建设配套能源基础设施,目标实现“建设即运营”的快速交付。这种“能源+设计”双轮驱动模式,正是软银“让算力像水电一样即插即用”理念的落地。

3. 4000亿美元投资:算力竞赛的“加速键”

3.1 从承诺到落地:目标完成度超80%

根据三方披露,Stargate计划当前已实现近7吉瓦算力容量,未来三年投资超4000亿美元——这一数字已完成2025年底5000亿美元总目标的80%。若按单吉瓦算力投资约500亿美元计算,其成本效率较传统数据中心提升约30%,印证了Oracle“性能最佳、成本效益最高”的优势。

3.2 吉瓦级算力意味着什么?

对普通用户而言,“吉瓦”可能只是一个抽象单位。事实上,1吉瓦算力可同时支撑约10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,或满足数亿用户的实时AI推理需求(如智能客服、图像生成)。Stargate的10吉瓦目标,相当于为全球AI产业提供“无限量”的算力储备,直接推动模型从“实验室可用”走向“产业级普惠”。

4. 区域经济与就业:算力中心的“乘数效应”

巨型数据中心的落地,不仅是技术事件,更是区域经济的“强心剂”。以俄亥俄州洛兹敦为例,该站点曾是传统制造业衰退的“铁锈地带”,而Stargate项目的入驻已带动当地破土动工——据软银披露,仅建设阶段就将创造超2000个建筑岗位,投运后需长期运维技术人员、能源管理专家等,间接拉动周边餐饮、物流等服务业增长。

德州米拉姆县的案例更具代表性。为支撑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,SB Energy正当地建设专用变电站与输电线路,这不仅解决项目本身的电力供应,更升级了区域能源网络,为未来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铺路。正如OpenAI CEO Sam Altman所言:“算力中心在哪里,AI创新的生态就会在哪里扎根。”

5. 行业意义:从“算力短缺”到“算力自由”

5.1 改写全球AI算力格局

Stargate计划的推进,正在打破“云巨头垄断算力”的局面。长期以来,AWS、Azure、GCP占据全球超70%的AI基础设施市场份额,而Oracle通过与OpenAI的深度绑定,凭借Stargate的4000亿美元投入,直接跻身第一梯队。这种“需求方+基建方”的紧密协作模式,或将成为未来AI算力建设的新范式。

5.2 可持续性挑战与政策支持

尽管进展迅猛,Stargate仍面临能源与环保的拷问——10吉瓦算力的年耗电量约相当于500万户家庭,如何平衡算力扩张与碳中和目标?目前,软银正尝试在米拉姆县项目中整合风电、光伏资源,Oracle则通过OCI的液冷技术将PUE(能源使用效率)控制在1.1以下(行业平均约1.5)。此外,美国联邦政府对AI基础设施的政策倾斜(如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补贴),也为项目提供了合规保障。

6. 未来展望

随着五大站点在2026年前陆续投运,Stargate将推动AI算力从“稀缺资源”变为“基础服务”。届时,中小企业可低成本获取千亿参数模型的训练能力,科研机构能突破算力限制探索更复杂的AI理论,而OpenAI等企业则可专注于技术创新而非基础设施建设。

正如软银CEO孙正义所言:“Stargate正在为AI推动人类进步的新时代铺平道路。”当算力不再是制约,我们或许将见证AGI(通用人工智能)从概念走向现实——而这一切的起点,正是当下五大数据中心的破土动工。

参考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