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OpenAI启动「OpenAI for Science」:AI驱动科学发现的新篇章

OpenAI首席产品官Kevin Weil近期通过社交媒体宣布,公司将正式启动「OpenAI for Science」计划。这一举措旨在构建AI驱动的下一代科学工具平台,为全球科研团队提供加速科学发现的技术支持。事实上,OpenAI对AI与科学融合的布局早有伏笔——今年3月,其前研究副总裁William Fedus离职创办材料科学AI公司时,便获得了OpenAI的投资支持。如今,「OpenAI for Science」计划的推出,标志着OpenAI将从零散探索转向系统化推进AI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应用。

2. 顶尖学者团队与技术底座:计划落地的双引擎

要实现“AI驱动科学突破”的目标,OpenAI明确了两大核心支撑:顶尖学者团队前沿AI模型

2.1 严格筛选的专家团队标准

Kevin Weil在声明中强调,计划将组建“小型但高水平”的学者团队,成员需满足三项硬性要求:

  • 世界级研究能力:在数学、物理、生物学等基础科学领域达到前沿水平;
  • AI理念深度认同:理解AI模型的技术边界与科学潜力,能主导AI与科研的融合;
  • 科学传播能力:具备将复杂成果转化为行业共识的沟通能力。

通过这种“精英化”团队配置,OpenAI希望先以小范围合作验证AI的科研价值,再逐步向全球科研机构开放工具平台。

2.2 GPT-5为核心的技术底座

计划的技术核心是GPT-5等新一代AI模型。与侧重自然语言处理的前代模型不同,GPT-5在逻辑推理、复杂系统建模等能力上有显著提升,这为其参与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。正如OpenAI在技术白皮书中提到的,“新一代模型已能理解数学证明的逻辑链条,并重构跨学科理论框架”。

3. 四大科学领域突破:GPT-5展现「虚拟科学家」潜力

「OpenAI for Science」计划的底气,源于GPT-5近期在多个基础科学领域的实证突破。这些案例不仅验证了AI的科研能力,更预示着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。

3.1 数学优化:17分钟提升论文边界值50%

在数学领域,GPT-5 Pro版本展现了惊人的优化能力。针对数学家Sebastien Bubeck关于凸优化的经典论文,GPT-5仅用17分钟便重构了证明过程,并将关键边界值提升50%。这一突破并非简单的数值计算,而是通过理解优化问题的几何结构,提出了新的约束条件处理方法。尽管该成果尚未经同行评审,但已引发数学界对“AI辅助理论创新”的讨论。

3.2 量子场论:AI首次扩展高能物理理论框架

GPT-5参与的量子场论研究,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案例。其成果已发表于预印本平台arXiv(arXiv:2508.21276v1),由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L.Lee与哈佛大学M.Schwartz团队主导。

该研究聚焦量子场论中“复动量平面的解析结构”这一前沿主题。GPT-5在其中承担了两项关键任务:

  • 论证推导辅助:协助完成从散射振幅到解析延拓的复杂推导,论文第3.4节明确指出,AI重构的推导步骤“比人工更简洁且无逻辑断点”;
  • 理论扩展创新:提出超越原始研究的解析延拓方法,并构建非平凡散射振幅的新计算框架,这是AI首次对高能物理理论实现“结构性扩展”(论文结论部分)。

3.3 蛋白质设计:与Retro Biosciences联手突破干细胞技术

在生物学领域,OpenAI与抗衰老研究公司Retro Biosciences的合作尤为亮眼。双方目标是通过AI优化细胞重编程技术,核心成果包括:

  • 定制模型设计:开发针对跨膜蛋白的生成式AI模型,成功设计出IL-2受体蛋白变体,该变体在干细胞分化实验中效率提升30%;
  • 构象空间预测:建立基于GPT-5的蛋白质构象动态预测算法,解决了传统冷冻电镜难以捕捉的瞬时构象问题。

Retro Biosciences官网显示,OpenAI主要提供底层模型架构与超算资源支持,实验验证则由Retro团队完成。这种“AI+实验”协同模式,被视为生物科研的新范式。

3.4 免疫学研究:AI加速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

顶尖免疫学家Derya Unutmaz在近期学术会议中分享了GPT-5辅助免疫学研究的案例。尽管具体成果尚未公开,但他提到AI在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:一是快速筛选候选分子(将传统需要6个月的筛选周期压缩至2周),二是整合多组学数据(单细胞测序+质谱)以发现新的免疫调控通路。

4. 从「辅助工具」到「虚拟科学家」: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变

「OpenAI for Science」计划的深层意义,在于推动AI从“科研辅助工具”升级为“主动参与者”。Anthropic联合创始人Dario Amodei曾在《爱的机器》一书中提出:“真正的AI4S不是做数据分析,而是成为‘虚拟生物学家’,加速整个研究进程。”这一观点与OpenAI的战略高度契合。

当前,计划仍处于筹备阶段,OpenAI正重点推进两方面工作:一是完善学者团队招募(首批名单预计2024年底公布),二是搭建工具平台原型(计划2025年开放测试)。随着GPT-5在数学、物理、生物领域的持续突破,AI驱动的科学发现或将在未来3-5年进入爆发期。

参考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