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歌近期发布的Agent支付协议AP2(Agent Payments Protocol),为AI助手与商家间的安全交易提供了开放标准。这一协议通过标准化的授权、真实性验证和问责机制,试图解决AI时代商业交易的核心难题,并已在GitHub开源,吸引了包括美国运通、阿里巴巴、万事达卡等60余家企业参与。作为AI Agent商业化进程中的关键基础设施,AP2的出现不仅关乎技术标准的统一,更可能重塑未来人机协作的商业形态。
1. AP2协议:AI商业交易的“通用语言”定位
1.1 从工具协作到支付闭环的逻辑演进
AI Agent的发展离不开协议标准的支撑。此前,Anthropic提出的MCP协议(Model Context Protocol)聚焦于AI模型与外部工具、API的连接标准化(例如让Claude调用计算器或数据库),解决了“Agent如何使用工具”的问题;而谷歌AP2协议则进一步延伸至商业交易环节,填补了“Agent如何安全完成支付”的空白。
需要说明的是,原文提及的“A2A协议”并非谷歌正式发布的公开标准,更可能是对Agent间通信技术的概括性描述。但AP2构建的“工具集成→交互协作→商业支付”逻辑演进路径,清晰反映了AI Agent从“能力扩展”到“价值落地”的产业需求。
2. 核心技术机制:构建AI交易的信任链
2.1 授权书(Mandate):防篡改的数字合约
AP2的核心创新在于“授权书”(Mandate)机制,它基于W3C可验证凭证(VC)标准,通过加密签名生成防篡改的数字合约。授权书明确了交易的四大要素:
- Who(主体):用户、Agent与商家的身份信息;
- What(标的):商品/服务的明细、价格等交易内容;
- Conditions(条件):支付触发的时间、金额上限等约束;
- Validity(有效期):授权的生效与失效时间。
这种结构化设计确保每笔交易都有可追溯的“数字证据”,为后续责任界定提供依据。
Tips:可验证凭证(Verifiable Credential, VC)是W3C制定的数字身份标准,通过密码学技术确保信息真实、防篡改,常见于数字证书、学历证明等场景。AP2将其应用于交易授权,本质是把“用户意愿”转化为机器可验证的法律依据。
2.2 全流程闭环:从“意向”到“支付”的可审计链条
AP2定义了完整的交易工作流,确保每个环节可追溯:
- 用户意向表达:用户通过自然语言(如“买双白色跑鞋”)生成“意向授权”,记录核心需求;
- Agent生成购物车:Agent根据意向筛选商品,生成包含价格、商家信息的“购物车授权书”;
- 用户确认/自动执行:实时场景下用户手动确认购物车授权,委托场景(如“演唱会门票开售即买”)则按预设条件自动触发;
- 支付完成:授权书与用户支付方式绑定,完成交易并生成审计日志。
这一流程将模糊的“用户指令”转化为精确的“机器协议”,避免传统交易中“指令误解”“价格篡改”等风险。
2.3 安全性设计:加密与审计双保障
为防范欺诈与争议,AP2从三方面强化安全:
- 加密技术:授权书全程采用非对称加密签名,确保只有参与方可解密验证;
- 身份锚定:用户、Agent、商家需通过身份验证(如OAuth 2.0)绑定数字身份,防止冒充;
- 审计日志:交易全流程生成不可篡改的日志,包含授权变更、支付状态等关键节点,为争议解决提供依据。
2. 应用场景:从“实时交互”到“无人委托”
2.1 实时购买:所见即所得的安全确认
当用户让AI助手“找一双白色跑鞋”时,AP2会先记录“意向授权”。Agent筛选商品后生成购物车授权书,用户确认时需签署包含商品明细、价格的加密凭证——此时用户看到的商品与最终支付的内容完全一致,避免“低价引流、高价结算”等陷阱。
2.2 委托任务:预设条件下的自动执行
用户可预先授权“演唱会门票一开售就购买,预算不超过2000元”,AP2会将条件写入授权书。当门票开售且价格符合条件时,Agent自动生成购物车授权书并完成支付,全程无需用户干预,但每一步操作均记录在案,风险可控。
3. 生态合作:60余家企业的战略协同
AP2的合作名单覆盖支付、电商、金融等多领域,不同类型企业的参与逻辑各有侧重:
- 支付机构(如万事达卡、PayPal):通过参与标准制定,确保在AI交易中维持支付通道的核心地位,避免被新兴技术边缘化;
- 电商平台(如阿里巴巴、Etsy):借助AP2简化购物流程,提升用户“一句话下单”的转化率;
- 金融科技公司(如蚂蚁国际、Coinbase):探索稳定币、加密支付等新兴方式与AI交易的结合,拓展业务场景。
这种多元参与格局,既验证了AP2的开放价值,也为协议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场景。
4. 机遇与挑战:AI商业的“基础设施之战”
4.1 潜在机遇:效率革命与新商业模式
AP2若广泛应用,可能带来两方面变革:
- 效率提升:复杂交易(如跨境旅游预订、多商品组合购买)可通过AI Agent一站式完成,大幅降低用户操作成本;
- Agent经济:开发者可基于AP2构建专业交易Agent(如“演唱会门票抢购Agent”“最优比价Agent”),形成新的服务生态。
4.2 现实挑战:信任、监管与生态竞争
尽管前景广阔,AP2仍需跨越多重障碍:
- 用户信任门槛:用户是否愿意授予AI财务决策权?调研显示,仅32%的用户接受“AI自动支付超过500元的商品”(来源:Forrester 2025年AI信任报告);
- 法律责任界定:若AI误购或遭遇欺诈,责任如何划分?目前全球尚无明确法律框架;
- 生态竞争风险:苹果、亚马逊等巨头是否会接受谷歌主导的标准?若推出竞争性协议,可能导致生态碎片化。
5. 开源共建:推动标准民主化
为避免生态分裂,谷歌已在GitHub开源AP2项目(https://github.com/google-agentic-commerce/AP2),提供协议规范、API定义、SDK及示例代码。开发者可基于此快速集成AP2功能,企业也可参与协议迭代,共同完善标准细节。这种开放模式,正是AP2对抗生态碎片化的核心策略。
AP2协议的发布,标志着AI Agent从“能力演示”走向“商业落地”的关键一步。但其成功与否,不仅取决于技术完善度,更需行业共识、用户信任与法规适配的多重支撑。若能跨越这些挑战,AP2或将成为未来十年AI商业的“基础设施标准”,重新定义人机协作的商业边界。
参考链接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