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2025服贸会教育展区焦点:小猿全系智能软硬件勾勒AI教育新图景
2025年9月10日,以“数智领航,服贸焕新”为主题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(服贸会)在北京首钢园开幕。在汇聚55家国内外知名机构的教育专题展区,小猿公司携全系智能软硬件产品矩阵亮相,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。从搭载“AI超拟人1V1老师”的学习机T4,到百万销量的墨水屏学练机,再到免费开放的“小猿AI”软件,小猿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,更通过“硬件+软件+内容”的生态布局,为“大规模因材施教”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。
2. 两大核心产品引发现场体验热潮:从“超拟人AI老师”到校园数字化终端
2.1 小猿AI学习机T4:“AI超拟人1V1老师”让个性化辅导走进千万家庭
在小猿展区,首次公开亮相的AI学习机T4凭借“AI超拟人1V1老师”功能成为最受瞩目的明星产品。现场体验中,AI老师通过流畅的板书讲解、自然的语音互动(如眨眼提问“这一步为什么用这个公式?”)和实时反馈,让不少观众感叹“和真人老师几乎没有差别”。
这款AI老师并非简单的题库工具,而是深度模拟真人教师的教学逻辑:通过语音识别(ASR)捕捉学生疑问,自然语言处理(NLP)理解问题核心,结合知识图谱定位薄弱点,再通过语音合成(TTS)生成温暖的引导语。例如,当学生答对题目时,AI老师会及时鼓励“思路很清晰,继续加油!”;若遇到错误,则温和提示“再看看题目中的隐藏条件,比如时间范围是否被忽略了?”,既保护学习兴趣,又培养审题习惯。
据猿力科技副总裁王向东介绍,该功能通过“诊—学—练”闭环,结合学生答题数据和知识图谱生成学情报告,破解了“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难以兼顾”的行业难题。例如,系统会根据学生在几何题上的频繁错误,推送针对性知识点微课,并设计变式题强化训练,真正实现“一人一策”的学习路径。
2.2 小猿学练机:墨水屏+AI双驱动,16个月销量破百万的校园数字化利器
另一款焦点产品是主打“物理级护眼”的墨水屏智能终端——小猿学练机。其0蓝光、0频闪的屏幕设计,配合“AI智能举一反三”“AI错题本”等功能,吸引了大量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驻足体验。
这款产品的核心逻辑是“以练促学”:基于真实课堂场景,通过AI技术分析学生练习数据,定位知识漏洞后推送同类题训练,并自动整理错题形成个性化错题本。例如,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习题中频繁出错,系统会生成包含“公式应用”“计算步骤”“易错点提醒”的错题解析,并推送3道变式题检验掌握程度。
数据亮点:
自推出16个月以来,小猿学练机销量已突破100万台,成为校园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。今年上半年,北京市平谷区3所学校的22个班级率先试点,采用“大平台+小终端”模式覆盖学生学习、教师评价、课程管理全场景。试点数据显示,学生日均自学时间增加15分钟,错题订正率显著提升。
3. 技术与战略双轮驱动:猿力科技“AI+教育”生态的底层逻辑
小猿此次展出的全系产品,并非孤立硬件,而是其母公司猿力科技“硬件+软件+内容”生态战略的落地成果。近年来,猿力科技(旗下拥有小猿搜题、斑马等知名产品)明确将“AI+教育”作为核心战略,通过自研大模型和技术整合,打造从工具到场景的完整闭环。
3.1 技术底座:大模型与知识图谱支撑个性化学习
无论是T4的“AI老师”还是学练机的“精准练”,核心技术支撑均来自两大体系:
- 多模态大模型:处理语音、文字、图像等交互数据,实现自然对话与个性化反馈;
- 动态知识图谱:覆盖中小学全学科知识点,实时更新学生学情,为“因材施教”提供数据基础。
例如,知识图谱会将数学“一元二次方程”拆解为“定义—公式—解法—应用”4个层级,并标记每个学生在各层级的掌握程度,当AI老师发现学生在“解法”层薄弱时,会优先推送配方法、公式法的专项训练。
3.2 生态布局:从“工具”到“场景”的全链路覆盖
除硬件外,小猿还同步展出了免费AI学习软件“小猿AI”,覆盖预习、复习、作业批改等100多个学习场景。该软件与硬件产品数据互通,学生在学练机上的错题可同步至手机端复习,形成“校内练—家中学”的无缝衔接。这种“硬件触达+软件服务+内容迭代”的模式,正是猿力科技区别于纯硬件厂商的核心竞争力。
4. 市场验证与行业地位:从百万销量到政策试点的双重认可
4.1 消费端:学练机成现象级产品,家长买单逻辑清晰
小猿学练机16个月销量破百万的数据,在京东、天猫等平台的销售评价中得到印证。家长反馈的核心购买动机集中在三点:护眼需求(尤其针对初中生长时间刷题场景)、AI错题本节省整理时间、与校内教材同步的精准练习内容。有家长在评价中提到:“孩子以前整理错题要1小时,现在学练机自动分类,还能生成相似题,效率提升太多了。”
4.2 教育端:平谷试点为校园数字化提供“小猿方案”
北京市平谷区的试点案例,则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小猿产品的认可。该区通过“大平台+小终端”模式,将学练机作为课堂互动、作业批改、学情分析的载体,推动教学数据化转型。例如,教师可通过后台查看班级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整体掌握率,针对性调整教学重点;家长则能实时接收孩子的学习报告,实现“家校协同”。这种模式已被多地教育部门关注,有望成为未来校园数字化的主流方案之一。
5. 行业背景:服贸会折射教育AI竞争新焦点
2025服贸会教育专题展区汇聚了55家国内外机构,其中好未来、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也展出了AI学习产品。但小猿的差异化优势在于:
- 硬件+软件深度整合:相比纯软件工具,硬件终端能更精准捕捉学习行为数据;
- 超拟人交互体验:T4的“AI老师”在情感陪伴(如鼓励式反馈)和启发式教学上更贴近真人;
- 校园场景深耕:学练机已形成成熟的“进校”模式,与教育系统的合作经验丰富。
行业分析指出,当前教育AI赛道正从“工具赋能”向“场景重构”升级,而小猿通过此次展会,进一步巩固了其在“规模化因材施教”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6. 政策红利与未来展望:AI教育普惠化加速到来
小猿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。近年来,国家持续推进“教育数字化转型”,北京市也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智能终端进校园(如《北京市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),平谷区的试点正是政策落地的典型案例。
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持续迭代和硬件成本的下降,像“AI超拟人1V1老师”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,有望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及农村地区渗透,真正实现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个性化辅导”的教育普惠目标。正如王向东所言:“技术的终极价值,是让教育公平不再受地域、资源的限制,让‘因材施教’从理想变成常态。”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