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[37]
AFAC2025金融智能大赛:中国AI应用创新加速见证行业转折
AFAC2025金融智能大赛揭示中国AI应用创新加速,全球人才归巢推动硬核技术落地。参赛项目融合光通信、卫星遥感等跨界技术,实现反洗钱效率提升3-5倍、风险识别率从10%升至55%,保险赔付周期缩至数天,凸显中国在AI金融应用落地的全球领先优势。
2025服贸会上小猿全系智能软硬件亮相
2025服贸会上,小猿全系智能软硬件亮相,AI学习机T4的超拟人1V1老师、销量破百万的墨水屏学练机(护眼+AI学练)及免费AI软件引关注,以教育AI融合推动个性化辅导与校园数字化,助力教育普惠新路径。
爱诗科技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 刷新国内视频生成领域单次最大融资纪录 PixVerse V5图生视频全球第一
AI视频生成企业爱诗科技获阿里巴巴领投6000万美元B轮融资,系国内视频生成领域最大单次融资。公司以“让每个人成为生活的导演”为愿景,全球用户超1亿,自研PixVerse模型完成五次迭代,V5版本图生视频全球测评第一,开放平台半年生成视频超千万次,覆盖动态壁纸、公益等多元场景。
杜克大学陈怡然团队DPad方法:破解扩散大模型全局规划与效率两难,实现61倍加速
扩散大语言模型(dLLM)凭借全局规划能力在长文本生成等任务中表现突出,但因需对未来文本进行双向注意力计算,存在计算冗余、推理速度慢的痛点。杜克大学陈怡然团队提出的DPad方法,通过动态窗口聚焦近处关键“草稿纸”(后缀token)、先验丢弃远处冗余信息,实现效率与规划的平衡。该方案无需训练即可即插即用,在主流dLLM上实现61倍推理加速,精度损失不足0.5%,为实时长文本生成、边缘设备部署等场景扫清障碍,推动扩散模型工业化落地。
百度文心大模型X1.1发布:三大核心能力跨越式提升,技术突破落地多场景
2025年WAVE SUMMIT大会上,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X1.1,实现事实性准确率提升34.8%、指令遵循优化12.5%、智能体能力增强9.6%,整体表现比肩GPT-5与Gemini 2.5 Pro。实测中,模型在逻辑推理(如"星球版农夫过河"问题)、事实检验(郑和下西洋伪史纠偏)、智能体多工具协同(小红书露营文案生成)等场景展现强落地能力。技术上采用混合强化学习与自蒸馏数据闭环,叠加思维链+行动链等三大模块强化推理与执行精度。同步升级的飞桨3.2框架,训练MFU达47%、推理2比特压缩降本增效,开源ERNIE-4.5-21B支持中小团队低成本开发。飞桨开发者超2333万,推动AI技术普惠与行业应用落地。
Meta AI(FAIR)ExIt:LLM单步训练实现多步自改进,效率提升40%
Meta AI提出的ExIt方法,突破传统LLM自改进效率瓶颈,融合强化学习与自动课程学习,单步训练即可支持推理多步迭代,计算成本直降40%。其核心机制包括探索性迭代扩展解空间、基于回报方差的自动课程优先级筛选高潜力任务、主动探索式RL框架优化输出。实验显示,ExIt在数学推理(GSM8K准确率92%)、竞赛任务(MLE-bench提升22%)等场景性能显著,已落地教育(个性化辅导)、科研(报告生成)、工程(代码优化)领域,为LLM自进化提供高效路径。
Alterego:“意念打字”革命,Silent Sense技术开启无声人机交互
Alterego: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“意念打字”革命。其搭载的“Silent Sense”技术,无需出声或动手,通过捕捉默念时口腔、喉部肌肉细微肌电信号,经深度神经网络实时解码为文字或指令,误码率低于5%。核心优势在于无声交互与免提操作,适配图书馆、会议、驾驶等多场景,且通过个性化校准和本地加密保障隐私。可提升办公效率、辅助飞行员等专业人士作业,更能为语言障碍者搭建沟通桥梁。2024年商用在即,Alterego正以“一念直达”的体验,开启人机交互新篇章。
上海AI Lab发布自主科学发现综述,提出Agentic Science框架并上线Intern-Discovery平台
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(上海AI Lab)联合顶尖机构发布综述《A Survey on Autonomous Scientific Discovery》,首次提出“Agentic Science”(科研智能体)理论框架,揭示AI从“被动工具”到“主动科研驱动者”的进化路径,标志科学研究迈入AI自主发现新纪元。综述将AI科研角色划分为四阶段:Level 1计算工具(如AlphaFold)、Level 2自动化助理、Level 3自主合伙人(如斯坦福Coscientist系统7分钟合成药物)、Level 4生成式架构师(如伯克利A-Lab 8个月发现41种新材料)。
AI科研智能体依托规划推理、工具使用等五大核心能力,通过动态闭环科研流程,已在生命科学(酶催化效率提升10倍)、材料科学(缩短超导材料发现周期)等多领域突破。上海AI Lab同步上线的Intern-Discovery平台,兼容38种实验室设备接口,支持AI直接操控硬件,降低自主科研门槛,推动跨学科协作。该综述为AI驱动的自主科学发现提供理论蓝图,开启科研范式革新新阶段。
滑铁卢大学与Intel突破脉冲神经网络:类脑算法与神经拟态硬件开启计算革命
脉冲神经网络(SNNs)作为模拟人脑脉冲放电机制的新兴技术,正引领AI能效革命。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(ANNs)不同,SNNs通过事件驱动计算实现超低功耗,在神经拟态硬件支持下迎来突破:Intel Loihi 2芯片能效比GPU提升300倍,已赋能奔驰车载感知(延迟降82%)、松下工业质检(5000帧/秒)等场景。滑铁卢大学团队算法创新更让SNNs性能跃升,动态控制误差比GRU低37%,功耗仅为ANN加速器1/8;其构建的250万神经元Spaun模型,可复现大脑认知功能,为类脑研究提供关键工具。当前SNNs在低延迟、高能效领域落地加速,未来随着硬件量产与算法成熟,有望重塑边缘计算、脑机接口等AI应用格局。
PyTorch torch.compile升级:全图可追溯性打破局部优化瓶颈,性能大幅提升
PyTorch的torch.compile迎来重大升级,推出“全图可追溯性”功能,彻底打破模型编译的“局部优化”瓶颈。该特性通过革新底层编译架构,实现跨模块算子依赖追踪与单一计算图生成,使算子融合率从40%提升至85%,并通过全局内存优化减少15%-40%显存占用。实测显示,BERT训练速度提升28%,ResNet推理延迟降低35%,动态控制流模型错误率降至接近零。开发者部署流程大幅简化,模型导出时间从数小时缩至10分钟,跨平台迁移成功率提升至95%。目前HuggingFace、NVIDIA Triton等已集成该特性,助力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效率飞跃。